鸟乌声乐作初晴,日到寒窗气象新。
天接琼瑶三万顷,树明组练五千人。
已从炎海生阴戾,更与神皋洗战尘。
曾侍紫宸知帝力,隆兴借与万家春。
【注释】
鸟乌:鸟儿。
作:兴起,出现。
日到寒窗气象新:太阳照耀着窗户,景象显得清新。
三万顷:形容广阔无边。
组练:古代用丝织成的一种旗幡。这里借指战旗。
阴戾:阴间。
神皋:神话中的大泽。《山海经·海外西经》:“有方壶之山者,帝之所以聚凶德。”郭璞注:“其上有方壶之池,周回数千里。”
曾侍紫宸:曾经侍奉皇宫内殿,紫宸是皇帝办公、处理政事的地方。
隆兴:兴盛。
万家春:家家户户都感到春天的来临。
【赏析】
此诗写冬去春来,万物更新的景象。
首联先从听觉写起,以“雪晴”总领全篇。“鸟乌声乐作初晴”,鸟鸣声和乐曲声交织在一起,宣告着冬天结束,春天到来。“日到寒窗气象新”,太阳出来了,照射在寒冷的窗户上,使室内外景物都变得清新起来。
颔联两句写春光明媚,天高云淡。“天接琼瑶三万顷”,天空与琼台玉宇相接,辽阔无际。“树明组练五千人”,树上挂着五色缤纷的旗帜,像千万条五彩缤纷的彩带在飘扬。“组练”,这里用来形容旗帜。
颈联两句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已从炎海生阴戾”,“炎海”即炎热之地,此处指北方边地。“已”,已经。“生阴戾”,生出阴暗之气。“更与神皋洗战尘”,“神皋”神话中一个长满芦苇的大泽,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说,阴间的恶气已经被洗刷干净,重新为大自然带来清新的气息。
尾联两句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曾侍紫宸知帝力”,诗人曾经在皇宫内侍奉过皇帝,深知国家的力量。“隆兴借与万家春”,国家的兴盛给百姓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