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馀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无复馀声到耳边,衡门不闭亦萧然。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
赏析:
《春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这两首诗描绘了优美的淇河风光,极言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从诗中可窥见淇河在唐代的景色之美,以及唐代诗人心目中淇河的影响和地位。
“无复馀声到耳边”,这句诗描述了春天的声音无处不在,它们轻柔地拂过耳畔,却又如此微弱,几乎无法辨识。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和与宁静,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轻声细语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衡门不闭亦萧然”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之情。他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这种心境使得他愿意放下世俗的纷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风枝鸟语皆无赖,每向春晴聒昼眠”一句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曳,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春天的来临欢呼。同时,阳光明媚,人们也更愿意在这个季节里休息、睡觉,享受春光带来的愉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让心灵得以放松和升华。这样的诗句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