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庭下立,月影照人清。
偏到中秋好,迟眠已四更。

“闲来庭下立,月影照人清。偏到中秋好,迟眠已四更。”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十五夜月二绝》。此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和自己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团圆的渴望。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诗句翻译
  • “闲来庭下立,月影照人清。”:闲暇时分,我在庭院中站立,月光映照在我身上,显得格外清澈。
  • “偏到中秋好,迟眠已四更。”:偏偏这个时候月亮特别圆,我已经睡过了头,错过了欣赏明月的最佳时刻。
  1. 关键词注释
  • 庭下立:在院子里站立。
  • 月影照人清:月光洒在身上,感觉非常清新。
  • 中秋好:中秋节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 迟眠已四更:我因为沉醉于月光之美而睡过头,错过了夜晚的宁静时光。
  1. 赏析
  • 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团圆时刻的渴望。他在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以及自己在庭院中独自赏月的情景。同时,他也反映了自己因思乡之情而错过观赏明月的机会,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他的诗更加真挚动人。
  • 诗中还蕴含着杜甫的人生哲学,即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即使在异乡漂泊,也要珍惜每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因为这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庭下立”与“中秋好”形成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
  •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杜甫的《十五夜月二绝》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