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三月百花红,湖上游人处处通。
莫怪此渠来便去,都缘心地似虚空。
【注释】
杭州:即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水心亭:在西湖孤山南麓,为南宋时名士林逋隐居之所。
通:到处都有。
莫怪此渠来便去:不要奇怪这水流到这儿就流走了。
都缘:都是因为。
心地:指心境、思想感情。
虚空:空阔无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游赏水心亭时留题的诗作。首二句写景,描绘了湖边三月里满山遍野的百花盛开的景象;三、四句写情,抒发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色的欣赏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清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的开头两句“湖边三月百花红,湖上游人处处通。”写的是西湖边三月里的美景。诗人把笔触首先伸向湖光山色,从远处着眼,勾画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湖边三月百花红”,这是大处着墨,用色彩浓重的一笔来开篇。“湖边”点明地点,突出了西湖这一特定的环境。“三月”说明时间是在春季。而春天正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因此“百花红”既写出了花的颜色,也暗示了花开之多,可谓“满城春色宫墙柳”(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乱花渐欲迷人眼”(崔护《题都城南庄》)。“湖上”则指明了游览的具体地点。“游人”点明了作者的游览对象。“处处通”表明西湖之美,不仅在湖中,而且连湖岸上也随处可见游人的身影。这句诗以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意图,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可以闻到阵阵扑鼻的花香。
接下来两句“莫怪此渠来便去,都缘心地似虚空。”是说,不必奇怪这些流水总是来了又去的,这是因为我的心地像虚空一样空旷啊!“心地”指的是人的心境、思想感情。这里运用了一个比喻手法,把“心地”比作了“虚空”。“虚空”一词,既写出了心的广阔无边,也表达了诗人超然脱俗、与世无争的心境。这两句诗,既是对眼前美景的感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体味。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清丽,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