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
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
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
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

再宿白岩院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再次入住白岩院时的感受。首联写白岩院的位置,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颔联写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颈联写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尾联写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整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之情。

译文:
寺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
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
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
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采用律诗的形式。
  2. “寺”指白岩院,一个位于山林之中的寺庙。
  3. “疏林积霭间”描绘了寺庙周围环境的特点,疏林和积霭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
  4. “举头无处不苍山”形容作者抬头望去,四周皆是连绵起伏的青山。
  5. “老松怪石莫知岁”意指古老的松树和奇特的石头已经历经无数岁月。
  6. “幽鸟孤云相与闲”描绘了鸟儿和云彩在山林中的悠闲自在。
  7. “衮衮红尘嗟宦路”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无奈和疲惫,衮衮表示繁忙的尘世。
  8. “时时飞梦绕禅关”暗示着作者常常沉浸在梦中,梦见自己在寺庙中修行。
  9. “上方大士观空坐”形容佛陀坐在高处,俯瞰众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10. “应笑喧卑数往还”意味着佛陀对于世间的纷扰和俗人的往来不屑一顾,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岩院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之情。首联写寺庙位置,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颔联写树木和石头的年代久远;颈联写红尘中的喧嚣和梦境中的修行;尾联写佛陀的超脱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