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
但惊蓬鬓看双白,不觉花枝已半红。
宦意蹉跎侵晚景,客愁散漫逐春风。
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
【注释】
经:经历。春:春天,这里借指时光。幕府:指军幕,指军事机关。平戎:平定边患。愧无长策议平戎:没有好的谋略来平定边疆的战事。双白:指头发已变白了。不觉花枝已半红:不觉间花枝已经开了一半。宦:做官。蹉跎(cuō tuó):虚度年华,浪费时间。客愁散漫逐春风:随着春风漂泊不定的客思。枉说从军乐:白白地说什么从军的乐趣。兴在江湖短艇中:兴致在于江湖小船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诗人任江州刺史时所写。
首句起笔不凡,“经春”二字表明了时间。诗人用“长在”二字说明自己虽居幕府,但心中总想着为国建功立业,而不仅仅是处理日常事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
颔联“愧无长策议平戎”,表现了作者有志于天下大事,却因年老力衰而无计可施的无奈与遗憾。“蓬鬓”指的是白发,表示年纪已高。“不觉花枝已半红”则是感叹岁月不饶人,光阴似箭,韶华不再。
颈联“宦意蹉跎侵晚景”和“客愁散漫逐春风”,抒发出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以及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感。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和无奈。
尾联“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则表现出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意境深远开阔,既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又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