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以下是对《送李山甫赴熙州》逐句的解读:
- 诗题背景: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朋友李山甫的深情厚意。
- 诗句释义:
- 懒忆盱江钓绿波:回忆起曾经在盱江钓鱼的情景,那里的水波荡漾,景色怡人。
- 春风跃马望洮河:春风吹拂,骑马远眺洮河,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平生富贵来虽缓: 形容人生富贵的到来虽然缓慢,但并不缺乏。
- 一日功名得便多:即使是一天的成就也能获得很多好处。
- 城上陇云飘汉角:城头之上,陇上的云彩飘动,仿佛连带着汉朝的旌旗也随风飘扬。
- 楼头关月惨羌歌:楼头的明月与羌族的悲歌相映成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剩裨儒帅开边策:我还能为辅佐将军提供开疆拓土的策略。
- 大有燕然石可磨:这预示着未来有如燕然山上的巨石,可以磨砺出辉煌成就。
- 关键词注释:
- 盱江钓绿波:盱江,地名;钓,垂钓;绿波,清澈的水面。
- 春风跃马望洮河:春风,春天的气息;跃马,骑马;望洮河,眺望洮河。
- 陇云飘汉角:陇,陇山;云,云雾;飘,飘动;汉角,汉朝的旌旗。
- 关月惨羌歌:关,关口;月,月亮;惨,悲伤;羌歌,羌族的歌声。
- 燕然石可磨:燕然山,地名;石,石头;可磨,可以磨砺。
- 赏析:
- 此诗通过对友人李山甫赴任熙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 诗中多次使用“慢”字,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期待,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忧虑。
- 创作背景:
-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