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馀。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锄。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馀。
  • 注释:梅公的山景接近庭院的四周,在美好的时光里为梅公提供几根拐杖就足够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梅公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他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和满足。通过“近庭除”和“供公几杖馀”,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梅公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简单的生活。
  1.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 注释:自古以来,人们只是传说他隐居的地方,而谁还记得他曾写下爱民的书信。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对梅公隐居生活的记忆并不深刻,更多的是对他留下的文学成就的关注。通过“谩传栖迹地”和“谁忆爱君书”,诗人揭示了人们对历史的遗忘,以及对文人墨客的尊敬。
  1.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锄。
  • 注释:他的忠诚之心如同红彤彤的丹心一样坚定不移,即使满头白发也不用去理会。
  •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梅公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通过“丹心炯炯元无间”和“白发星星不用锄”,诗人传达了梅公对信仰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在年老色衰时,他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仍然闪耀着光芒。
  1.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 注释:等到这些平民百姓都安眠之后,我也会回到自己的小屋,那里也是我爱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喜爱。通过“待得斯民俱奠枕”和“归来端亦爱吾庐”,诗人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自己简朴生活的满足。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梅公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回忆、对品德的赞扬以及对个人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性美德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