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归来风雪里,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注释】

湘阴道:指湖南长沙的湘江。戴:指东晋陶渊明。

【译文】

岁末归来风雪中,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赏析】

本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感怀之作。首句写自己年老体衰,岁晚归乡,途中又逢风雪交加。次句抒发了对亲友思念之情以及因时世变迁而生出的怅惘心情。第三四句写自己在故乡所见景物,并由此而回忆起往昔在湘阴(今属湖南省)与朋友相会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

陶渊明曾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他一生酷爱大自然。这首诗正是表现了他在风雪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舟行”,点明了诗人是在乘舟而行;“湘阴道中雪作”,则写出了湘江西去的一段路程。诗人在舟行中,见雪下得纷纷扬扬,便不由得想起了陶潜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于是便有“岁晚归来风雪里”之语。然而,尽管岁末归乡,又值风雪交加,但他并不感到寂寞和凄凉,反而从“岁晚”二字中读出了一种旷达之感。

次句“有怀端复为谁开?”紧承前一句而来。“端复”即陶渊明的字。诗人此时已远离尘嚣、退隐山林,所以对于世俗的纷扰已经看得很淡很淡了。但即使这样,他还是时时想念着那些曾经一起过从的朋友,甚至包括一些不拘小节的人。如东晋名士戴逵(字安道),就是其中的一个。陶渊明曾在他的《与子俨等疏》中写道:“余闲居,喜读书之胜事,从早晨到晚上,没有片刻空闲。”这大概也与他喜欢与朋友们谈古论文有关。因此,当诗人在舟行中看到大雪纷飞的时候,自然想到那位与自己同样酷爱自然的友人,不禁产生了一种“有怀端复为谁开”的感慨。

诗人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眼前的景色。“江清沙白湘阴路”,写的是眼前湘江边的景色——一条清清的江水和洁白的沙滩在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诗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景物来描写,大概是因为这样的景物最能引发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吧。“却似当年访戴回”,则进一步联想到陶渊明当年辞官归隐时的一段情景。据说当时他曾来到湘江边,与朋友一起赏雪饮酒。如今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在雪后江边的景色中,依然能够想象出昔日与朋友一起欢聚的情景,仿佛他们还在湘阴路上漫步。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淡泊和超脱的态度,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