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江正可怜,隔江新竹露娟娟。
好风成我曲肱梦,起看飞云度碧天。
【注释】
雉山:山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南。禊亭:即“兰亭”。晋人重阳节修禊事于此,故名。
曲肱:指枕。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00),诗人当时因得罪权贵被贬官至商州(今陕西商县)任司马时所作。首句写景,次句抒情,后两联以情衬景,情景交融,寄寓了诗人的愤慨不平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一开头便点出了题中的“雉山禊亭”。这个“亭”,就是《兰亭序》中所说的“修禊事”的地方。这里,诗人没有直接点出地名,而是用“禊亭”二字来代替。这既避免了重复,又能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
“一曲清江正可怜”,是说那江面上的景色十分可爱;“隔江新竹露娟娟”,则是说江对岸新长出来的嫩竹,像刚刚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笋尖一样,晶莹润泽,十分惹人喜爱。两句都是写眼前景物,但前一句写的是远景,后一句写的是近景。由于有了第一句的铺垫,第二句便显得更具体、更真切。诗人把眼前所见之景,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结合起来,使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成了自己心灵的一部分。这就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好风成我曲肱梦”五句,是说自己梦中做了个“枕着江水吹箫”的梦。“好风成我曲肱梦”,是说因为江上吹来的习习清风使自己入梦。“好风”是美好的自然风景。它给人带来的舒适感觉,可以想象得到。“成我曲肱梦”,则说明这种美好的感觉不仅使人舒畅而且令人愉快。“曲肱”是指弯曲的胳膊。这里用来比喻睡眠的姿势。“梦”在这里是虚词,无实在意义。
“起看飞云度碧天”四句,是说当睡醒一看,只见一片白云从头上飞过,越过了蓝天。“起看飞云度碧天”,是说醒来一看,只见一片白云从头顶飞过;“度”字有穿过之意。“飞云度碧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白云飘浮的轻盈状态。“碧天”是天空的颜色。这句诗通过视觉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诗人当时因得罪权贵被贬官至商州(今陕西商县)任司马时所作。首二句写景,写眼前所见之景;三、四句写梦境,写梦中所见之景;五六句写现实,写醒来后所见到的景色;最后一句写心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