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接飞来影,花翻过后枝。
金衣摇日色,簧口弄晴丝。
游子错回首,何人涩小词。
杨园好风景,莫与负佳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对游子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莺
莺声啼破柳枝间,柳影摇曳映花前。
金黄衣裳摇日色,簧管轻吹弄晴丝。
译文:
莺莺啼声在柳树枝条间回荡,柳树的影子随风摇曳,仿佛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金黄的衣裳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在用歌声描绘着春日的美景。
赏析:
首联“莺声啼破柳枝间,柳影摇曳映花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莺鸟的啼叫声打破了柳树之间的宁静,柳树的影子随着花丛的摇曳而显得分外妖娆。这里,莺声、柳影、花前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颔联“金衣摇日色,簧口弄晴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这里的“金衣”比喻了柳树的黄色叶子,它们在阳光下闪烁,如同金色的衣裳;而“簧口”则指的是莺鸟的喉咙,它们用清脆的声音歌唱,仿佛在弹奏着一曲优美的乐曲。这两联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颈联“游子错回首,何人涩小词”,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远方的旅人,他们因为离别而错过了回头的机会;而“何人”则是提问,询问是谁写出了这样的小词。这里的“涩小词”可以理解为那些情感真挚而又略显哀婉的词句。诗人通过对这些词句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尾联“杨园好风景,莫与负佳期”,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这里的“杨园”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园林或庭院,它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理想之地。而“莫与负佳期”则是劝诫之意,意思是不要让美好时光白白流逝,要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诗人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并通过诗人的感慨和期待,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