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声彻大明宫,顾肯驰驱与俗同。
但得琴书娱白日,何须鞭帽犯朝风。
未容倦客寻源去,应谓斯人底死穷。
它日云林陪杖屦,款承愿辈嗫嚅翁。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先生声彻大明宫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先生(可能是一位学者或官员)声音响亮,其影响力能传遍整个皇宫的赞赏。
- 顾肯驰驱与俗同 - 这里“顾肯”可能表示李先生愿意放下世俗的束缚,像普通人一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驰驱”意味着忙碌奔走,而“与俗同”则表明他不受传统观念的限制。
- 但得琴书娱白日 - 诗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书籍和音乐来娱乐自己,就可以在白天过得非常愉快。
- 何须鞭帽犯朝风 - 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遵守规则(如官场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的态度,他认为只要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行事,就没有必要违背这些原则。
- 未容倦客寻源去 - “倦客”指的是因劳累而感到疲惫的人。这里诗人用“未容”表达一种委婉的拒绝或不愿意让疲倦的人去寻找某种源头或答案。
- 应谓斯人底死穷 - “斯人”指特定的人,“底死穷”意味着此人虽然贫穷但并非无路可走,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决困境。
- 它日云林陪杖屦 - 诗人打算在未来某一天,与云林(可能是一个山名或地方名,这里可能是指朋友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同享受自然之美,并一同行走。
- 款承愿辈嗫嚅翁 - 这一句中的“愿辈”指的是那些愿意追随他的人,“嗫嚅翁”则是一个比喻,形容那些愿意跟随他、与他一起前行的人。
译文及赏析:
在大明宫中,先生的声音响彻四方,他选择不随波逐流与世俗同行。只需有琴与书作伴,便能在白日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无需担心外界的规则。对于疲倦的人,不应强制要求他们寻找所谓的出路或根源。相信总有其他方式可以摆脱贫困,不必过于担忧。未来某个日子,我愿与您云游山林,一同享受自然的美景,共享杖履之乐。对于那些愿意跟随我的人,我愿意敞开胸怀,与他们共同前行。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追求真知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向往。通过描述一个理想化的社交场景,诗人展示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珍视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