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老懒绝缄縢,陋巷甘贫得未曾。
秋枕厌闻中夕雨,夜窗且对短檠灯。
念随壮志销沉尽,愁与寒更烂熳增。
却忆当年水云侣,枯禅闲倚一枝藤。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答题。首先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逐句作答即可。
“漫成”:随意写成。“陋巷甘贫得未曾”,写自己年迈多病,生活清贫,却安于现状,没有去追求名利富贵。
“秋枕厌闻中夕雨,夜窗且对短檠灯”,是说在秋天的晚上,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只能以昏黄的灯烛驱赶孤寂的夜晚,抒发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念随壮志销沉尽,愁与寒更烂熳增”,“壮志”指早年的抱负。“随”即随着,“销沉”指消沉、消逝。“烂熳”形容愁思如火燃烧。诗人感叹自己壮志未酬,岁月蹉跎,愁思如焚。
“却忆当年水云侣,枯禅闲倚一枝藤”,回忆昔日与友人结伴游历江湖,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现在却只能在枯坐禅房里度过无聊的时光,表达了对往昔自由生活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年岁已高,身体日渐衰老,我早已不习惯关锁门窗。在狭窄的街巷里过着贫穷的清苦生活,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秋夜的枕头厌恶着深夜里的雨声,而那微弱的灯火只能伴我度过漫长的时光。
回想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已经消磨殆尽,而现在的忧愁又随着寒冷的夜晚而日益加剧。
回想起过去曾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在一起泛舟江湖,畅游山水之间。如今我却只能枯坐于禅房之内,静倚一株枯藤而度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晚年的境遇和情怀。前四句为第一层,说自己年纪渐老,身体衰颓,久居穷巷,贫困潦倒,过着清苦的生活,而自己却从不曾有过这种经历。后四句为第二层,写自己对过去的憧憬和向往。诗人回忆起青年时期的豪情,也回忆起与朋友共同出游的日子,但这些都已成为过去,现在只能枯坐在禅房之中,静倚一根枯藤而度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