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靥香销翠幄宽,更深明月上阑干。
徘徊踏碎银蟾影,谁念从来不耐寒。

《楚妃叹五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之一,其原文如下:

宝靥香销翠幄宽,更深明月上阑干。
徘徊踏碎银蟾影,谁念从来不耐寒。

接下来将提供详细的译文和注释:

  • 诗句解析
  • “宝靥香销翠幄宽”:描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即月光下,一位女子的妆容如花瓣般绽放,她的衣裙在月光中显得更加柔和宽广。这里的“宝靥”指的是美丽的面颊,“香销”则形容了香气的消散,而“翠幄宽”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
  • “更深明月上阑干”:进一步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月亮高悬,光线洒满了整个庭院,直至到达栏杆处。这里的“阑干”是指古代建筑中连接楼层的横木,形象地表达了月光照亮了整个空间的感觉。
  • “徘徊踏碎银蟾影”:描述了这位女子在月光下行走的情景,她轻盈地踏着月光,仿佛是影子被踩碎。这里的“银蟾”指月亮,而“徘徊”则传达了一种徘徊、犹豫不决的情感。
  • “谁念从来不耐寒”:最后一句反映了这位女子的性格和她的处境。她可能并不习惯寒冷,但为了某种原因(可能是爱情),她愿意忍受寒冷。这里的“谁念”表示对某人的思念或同情,而“不耐寒”则是对她性格的真实写照。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下的景色和人物行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和一个孤独的女子形象。诗中的月光、女子的身影以及她的心理状态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一场景的独特感受。
  • 诗人通过对比“宝靥香销翠幄宽”与“更深明月上阑干”的场景,突出了月光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女子寂寞处境的同情。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主题更加鲜明。
  •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外在美又具有内在魅力的女性形象。
  • 示例分析
  • “宝靥香销翠幄宽”这一句通过“宝靥”和“香销”两个词汇的使用,营造出了一个充满香气且美丽的场景。这里的“宝靥”指的是女子脸上的红润色泽,而“香销”则暗示着她的香气已经消散。这种使用形容词的方式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形象,还传达了她美丽动人的气质。
  • “更深明月上阑干”这一句则通过描写月光照射到栏杆上的景象,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氛围。这里的“阑干”指的是连接两层楼之间的横木,而“上”则表示月光已经升至最高点,照亮了整个庭院。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还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诗人成功地将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展现给读者,并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绘,使得这个场景更加真实可信。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仅让诗歌更具美感,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曹勋的《楚妃叹五首》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每一句诗都充满了意境和深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