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应助往还程,一带峰峦日日青。
岂比韩苏当日祷,兹行国事叶三灵。

【注释】

过太行:经过太行山脉。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东起河北的阜平县,西至山西的灵丘县,绵延达500余千米。这里地势险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助:帮助。韩苏:指韩愈、柳宗元等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祷:祈求神灵保佑。兹:这(代指此行)。叶三灵:指“叶王”叶法善(748-823),唐代僧人,精通佛教,为唐玄宗所敬重;“赵王”赵归真(729-817),唐代著名道士,为唐睿宗所敬仰;“周王”周季昌(696-763),唐代高僧,为唐睿宗所敬仰。叶、赵、周三位和尚都曾于开元年间到长安大慈恩寺向唐玄宗求得金字经文《金刚经》后,回到洛阳传授给弟子们。三灵:指叶法善、赵归真、周季昌三位高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途经太行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高僧们的崇敬之情。

首句“太行应助往还程”,直接点明了诗题,即通过太行山这一自然景观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这里的“应助”二字,既表明了太行山的自然属性,也暗示了其作为地理标志的特殊意义。

第二句“一带峰峦日日青”,描绘了太行山一带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里的“日日青”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三句“岂比韩苏当日祷”,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在思考自己是否能够像古代的高僧们那样,为国家的未来祈福。这里的“韩苏”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人,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诗人通过对他们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

末句“兹行国事叶三灵”,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经过太行山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更深刻地思考了国家的未来。他认为,只有像叶法善、赵归真、周季昌这样的高僧一样,才能为国家的未来祈福。这里的“叶三灵”既是对高僧们的最高赞誉,也是对他们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行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