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添禄廪便添事,岂若清贫自在闲。
常恨吾庐无水石,漫将青竹当青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才添禄廪便添事,岂若清贫自在闲”,写新官上任后,要处理很多公务,而自己却想享受清贫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第三句“常恨吾庐无水石,漫将青竹当青山”,写自己因为缺少水石而遗憾,于是随意用青竹来比喻青山,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后两句“一轩明月满西窗,几树寒梅笑晚风”,写自己的居所中,有一轮明月高悬在西窗外,有几棵梅花迎风绽放,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此景此时心欲老,何须更待五更钟”,表达了作者想要归隐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对于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归隐山林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刚刚被提升为官,又要处理一些事务,怎能像从前那样过着清贫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常常遗憾我的房子里没有水石,于是就随便用青竹来比喻青山。

只有小轩中的明月和窗外盛开的寒梅,让我的心情变得愉悦。

这种美景使我的心情愉悦,但想到五更天就要起床上朝,心中就又有些忧愁。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的是作者初做官时的矛盾心理。诗人刚升任官职后,面对繁重的政务工作,他既感到喜悦,又感到厌烦。喜悦是因为能胜任职务,而厌烦则源于不能摆脱琐碎繁杂的公事。所以诗人发出感慨:“才添禄廪便添事”。然而,诗人又不甘于平庸,渴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诗人又发出感叹:“岂若清贫自在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但是,他又觉得可惜自己没有水石供人欣赏,于是诗人又发出感慨:“常恨吾庐无水石”。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简陋的居所和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向往美好事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归隐山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