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扰扰事无穷,脱得闲身石火中。
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

杂诗二十七首

曹勋创作赏析

  1. 诗词原文
    此生扰扰事无穷,脱得闲身石火中。
    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
  2. 注释与解析
    2.1 此生扰扰事无穷:描述了一生之中烦恼无穷无尽。
    2.2 脱得闲身石火中:指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如同从烈火中的石头中解脱出来。
    2.3 聊种柴桑三径菊:形容在简陋的环境中种植菊花,象征着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的生活态度。
    2.4 未输严濑一丝风:表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
  3. 翻译
    此生困扰无穷尽,脱离尘世之困如石火中生。
    在贫瘠之地种下三径菊花,坚韧不拔胜过严冬之风。
  4. 诗人简介
    曹勋(1195年10月23日-126o年9月11日),字公权,号松隐,又号汾阳子、山堂老人等,颍州(今属安徽阜阳)人,北宋末至南宋初年大臣、遗民诗人,封曹国公,赐谥文靖。
    曹勋是宋理宗赵眘即位后的第一功臣,宋亡后隐居不仕。以诗文名世,其词多表现抗金复国之情和对故国的怀念,风格沉痛悲壮。著有《松隐集》等。
  5. 创作背景
    《杂诗二十七首》创作于宋朝末年,具体年份不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乱世中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以及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6. 赏析
    此生扰扰事无穷,脱得闲身石火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烦扰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决心。
    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描绘了一幅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画面,展现了作者顽强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名家点评
    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评价:“此篇清丽,读之令人心骨清凉。”认为这首诗清新而富有情感,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清凉和平和。
  8. 相关研究
    关于曹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以及他对宋朝灭亡的反应等方面。学术界对其诗歌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而有人则认为他的作品体现了个人的坚持和理想。
  9. 结语
    《杂诗二十七首》是曹勋作品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国的思念,展现了他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是曹勋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