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侥福,始终躬纯臣。
虽更齐楚伪,常障西风尘。
耳顺早引年,挂冠逾八春。
甘与田畯游,遂予胸次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首联,“我生不侥福”,诗人感叹自己没有福气,一生坎坷,始终躬纯臣。颔联,“虽更齐楚伪”,虽然曾历经齐楚两地,但始终坚守节操,不为外物所惑。颈联,“耳顺早引年”,“耳顺”即八十岁,诗人说自己到了八十九岁时才听人称自己为老。尾联,“甘与田畯游,遂予胸次真”,诗人说甘愿和农夫一起劳动,终于找到了内心的真实。全诗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了诗人晚年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答案】

译文:

我一生不遇福分,始终是个纯正的臣子。

虽历尽齐楚两地,但始终坚守节操,不被外物所惑。

到了八十岁才听到别人说我已年高,挂冠辞官已逾八春。

甘愿和农夫一起劳动,终于找到了内心的真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诗人在《山居杂诗》中自比陶潜,认为陶潜的田园生活是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时,感慨颇深。他既感叹自己没有福分,终年坎坷,又庆幸自己始终是个纯正的臣子。尽管曾历尽齐楚两地,但诗人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他在《山居杂诗》的序言中说:“我生不逢福,始终躬纯臣。”这一句表明了诗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但他始终是一个纯正的臣子。

然而诗人并不后悔自己的一生,因为他认为即使到八十岁才开始被人们称为老也值得。在《山居杂诗》的序言中,他曾说:“虽更齐楚伪,常障西风尘。”这一句表明他一生虽然经历了齐楚两地的风雨,但始终坚守着自己清白的心志,没有被外界所动摇。

到了八十岁的时候,诗人才听到别人称赞自己为老,而他自己却觉得挂冠辞官已逾八春。这一句表明他认为自己一生都在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因此他并不后悔自己的一生,反而为自己能在八十岁时还能保持清白之心感到自豪。

诗人在《山居杂诗》中说:“甘与田畯游,遂予胸次真。”这句话表明了他甘愿和农夫一起劳动的心愿,同时也表明了他最终找到了内心的真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