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绝不加新,于今十二春。
绿窗重展目,静几勿生尘。
岂爱吾庐日,终将道者亲。
莫嫌同刺字,漫灭看难真。
注释:
编绝不加新,于今十二春。
这是说,书帙编得整齐,已经十二年了,但仍然不显得陈旧。
绿窗重展目,静几勿生尘。
这是说,我重又打开了窗户,让清新的光线照进来,书桌上的东西不要积满灰尘。
岂爱吾庐日,终将道者亲。
这是说,哪里是喜欢我的房屋,而是希望与道者亲近。
莫嫌同刺字,漫灭看难真。
这是说,不要嫌弃我身上刺字太浅,因为即使被磨灭,也还是难以辨认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书籍和书房的景致,表达了对学问、学问人以及道者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编绝不加新”,描绘出书籍的整洁有序,编得整齐,没有新书加入,意味着作者对学问的重视,对知识的尊重。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深厚的学识。
第二句“于今十二春”,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作者对书籍的感情依然未变。这反映出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句“绿窗重展目”,描绘出打开窗户的情景,阳光照耀在书页上,让人感到明亮和舒适。这象征着光明和智慧,也寓意着知识的传承和传播。
第四句“静几勿生尘”,强调书房要保持安静和整洁,避免灰尘积累。这反映出作者对书房环境的注重,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问人的尊敬。
第五句“岂爱吾庐日”,表示自己并不贪恋自己的家园,而是希望与道者亲近。这反映了作者对道者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一句“莫嫌同刺字,漫灭看难真”,表达了自己对书籍上的文字虽然磨损却依旧清晰可辨的赞赏之情。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传承的尊重,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心态和乐观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书房的描绘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道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知识的传承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