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纻歌修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诗句如下:

楚越封圻接,帆樯上下频。

商通洲橘熟,信到岭梅春。

白纻歌修颈,金盘馈紫鳞。

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

注释解析:

  • “楚越封圻接”:指楚国和越国的边界相接,用来形容地理范围辽阔。
  • “帆樯上下频”:船上的帆和桅杆来回摆动,形容船行速度快。
  • “商通洲橘熟”:商业发达的地区橘子成熟。
  • “信到岭梅春”:信件传递到了岭南,梅花开始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 “白纻歌修颈”:用白色的苎麻布制成的衣服,穿着时脖子会显得修长。
  • “金盘馈紫鳞”:用金盘赠送珍贵的鱼类作为礼物。
  • “同勤太守职”:共同努力为郡守的职位尽职。
  • “龚遂汉名臣”:东汉时期的贤臣龚遂,以清廉著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水上交通图景,从楚越边境到商通洲,再到岭南的山野,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地域风情的观察与感受。首句“楚越封圻接”不仅点明了地理位置,更隐含了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交流。接下来,诗人通过“帆樯上下频”和“信到岭梅春”,细腻地刻画了海上航行的场景和书信传递的速度与情感。

在诗的最后一节中,“白纻歌修颈”和“金盘馈紫鳞”两句则分别描绘了服饰的飘逸和贵重食物的馈赠,体现了地方官员的礼贤下士和对当地人民的关怀。尾联“同勤太守职,龚遂汉名臣”则彰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古代名臣龚遂那样,为官清廉、为民造福,成为百姓心中的好官。
《送何都官通判虔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蕴的佳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