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
惜春三首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他曾经欣赏过花的美丽,但当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袭来时,一切美好似乎都化为了乌有。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诗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和失落。
- “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尽管诗人的身躯不如深溪之水清澈,但仍有幸看到残红从武陵流出的情景。这里的“武陵”可能指的是某个美丽的景点,也可能是诗人自喻,即使身体受限,但内心依然向往美好的事物。
- 译文:
-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我前些日子赏花时心情还未满足,然而突然的狂风暴雨让我的一切愿望瞬间破灭。
- 此身不及深溪水,随得残红出武陵。
我的身体不如深山中清澈的水,但仍然有幸观赏到残红如武陵中的景致般流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首句“前日看花心未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期待,而“狂风暴雨忽无凭”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第二句“此身不及深溪水”则是诗人自比于溪水的清澈,暗指自己的纯洁无暇或高洁品格。第三句“随得残红出武陵”则将美景比作武陵中的残红,暗示虽然身在尘世,但心灵仍能保持纯净和高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感慨。
梅尧臣的《惜春三首》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哲理的世界。通过对春天、花朵、风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