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依韵和行之枇杷

五月黄橘荔枝同辉映,嘉名著于上林赋。

却恨红梅无诗赞其美

注释:

  1. 五月:指农历五月份,也泛指春天。
  2. 枇杷:一种水果,果实味甜。
  3. 上林赋:中国古代辞赋的一种,多描写帝王苑囿的美景。
  4. 嘉名:美好的名声,这里指美好的品质或成就。
  5. 荔支:即荔枝,一种热带水果。
  6. 著:有,存在。
  7.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的名称,这里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8. 却恨:遗憾,后悔没有。
  9. 红梅:指梅花,一种在冬天盛开的花。
  10. 无诗:没有诗歌来赞美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枇杷与荔枝、红梅等其他植物的季节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首句“五月枇杷黄似橘”直接点明了季节,同时以“枇杷”与“橘”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五月时节果树成熟的景象。接着,诗人用“谁思荔枝同此时”表达了对同一时节内多种水果共同成熟的惊叹,既显示了自然的丰富多样性,又体现了诗人的观察敏锐和审美情趣。
    第二句“嘉名已著上林赋”,诗人提到“上林赋”,这可能是指古代文学中有关皇家园林的文学作品,暗示枇杷的美誉已经广为人知。然而,紧接着的一句“却恨红梅未有诗”,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情绪。尽管枇杷和其他水果都得到了赞誉,但诗人仍然觉得红梅(一种冬花)没有被写入诗歌之中,这种情感透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枇杷与其他水果的比较,以及对不同花卉的提及,展示了诗人对四季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