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注释】
禽:这里指杜鹃。
子规:即子鹃,鸣声如“子、子”,故称子鹃;也作杜鹃。
婆饼焦:婆饼,用面粉烙成的饼。焦,烧焦。
尔父向何之:尔,你。向,往。
山头化为石:山头,这里指母鸟的坟墓。化,变。
化石可奈何:化石,这里指变成石的鸟。
微禽啼不息:微,小。啼,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杜鹃哀怨之声的诗。诗人以杜鹃为喻,抒发了对母亲的追思和怀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杜鹃的悲哀之音,表现母亲去世后它悲切地呼唤的情景。首句“婆饼焦”是说婆婆烙的饼焦黑了,说明已很久没有人去吃它了,突出了其哀苦之极;次句“儿不食”写自己不吃饼,表明自己因思念母亲而消瘦,更突出了其悲痛之至;三句“尔父向何之”则是说儿子不知父亲去了哪里。这句诗中,“尔父”代指自己的父亲,“向”,往,到。从全诗看,这一句是在说自己的父亲已经离开家去远方了,而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这种对比之下的反差,更加重了杜鹃的悲痛之情。末两句“尔母山头化为石”是说母亲死后化作石头了,这是杜鹃对母亲的悼念,也是对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而“遂作微禽啼不息”则进一步强调了它的悲痛,因为只有作为“微禽”的杜鹃才有能力发出这样凄婉的啼声,而其他鸟儿是听不到这声音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运用了反复咏叹的方法,使诗歌具有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前两句是第一次咏叹,而后两句又是重复地咏叹,最后又回到开头来,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回荡的艺术境界。此外,此诗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杜鹃比作自己的母亲,通过杜鹃的啼声表达对母亲的追思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哀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