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策宽闽甚,兵权虑蜀多。
闽民今可矣,蜀事竟如何。
便好尸而祝,初无玷可磨。
繄谁求径捷,行陆强风波。
这首诗是南宋赵汝谈所作的《故丞相忠定赵公挽词三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 盐策宽闽甚:这里的“盐策”指的是宋代政府对盐业的经营策略,旨在增加财政收入。“宽闽甚”表明这些措施在福建地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 兵权虑蜀多:这里的“蜀”,指的是四川地区。“兵权”通常指军事权力。“虑蜀多”意味着在四川地区的军事行动或权力斗争较多。
- 闽民今可矣:这里的“闽民”泛指福建地区的百姓。“今可矣”表示现在情况好转,百姓生活安定。
- 蜀事竟如何:这里的“蜀事”特指四川地区的政治、军事事务。“竟如何”表达了对未来四川地区形势的担忧和不确定。
- 便好尸而祝:这里的“尸”指的是祭品,“祝”指的是祭祀。“便好尸而祝”意味着如果能以牺牲来祈求平安,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 初无玷可磨:这里的“玷”指的是瑕疵、污点。“初无玷可磨”意味着现在的状况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瑕疵可以去除。
- 繄谁求径捷:这里的“繄谁”是一个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径捷”指的是直接快捷的方法或手段。“繄谁求径捷”表达了在没有明确线索的情况下,寻求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 行陆强风波:这里的“行陆”指的是行走陆地,“强风波”则形容海上风浪很大,航行困难。“行陆强风波”暗示在陆地上行动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汝谈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诗中通过描绘福建和四川地区不同的政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和地方稳定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