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惊咫尺颜。
肯赋摽梅深有味,已标仙籍正相关。
一枝笑入弦歌里,千古名传俎豆间。
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

注释:

风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惊咫尺颜。

肯赋摽梅深有味,已标仙籍正相关。

一枝笑入弦歌里,千古名传俎豆间。

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

赏析:
这首诗是程宰虞在收到和县庠老桂的诗后,写下的一首答谢之作。全诗通过对老桂诗句的诠释,表达了他对老桂诗歌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风流人物冠瀛寰”,描绘了诗人对老桂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赞美。诗人认为老桂诗歌中的主人公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是世间的风流人物。
第二句“折桂曾惊咫尺颜”,则进一步表达了老桂诗歌中主人公的成就之高,令人惊叹。这里的“折桂”一词源于古代科举制度,象征着成功和荣耀,而“咫尺颜”则表示距离非常近,足以让人感到震撼。
第三句“肯赋摽梅深有味”,是对老桂诗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人认为老桂诗歌中的主人公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第四句“已标仙籍正相关”,则是对老桂诗歌中主人公身份的肯定。诗人相信老桂诗歌中的主人公已经具备了神仙般的品质,与他的身份密切相关。
第五句“一枝笑入弦歌里”,描述了老桂诗歌中的景象,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主人公的才华和风采。
第六句“千古名传俎豆间”,则是对老桂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认可。诗人相信老桂诗歌将会被后人铭记,流传千古。
最后一句“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则是对老桂诗歌的极高评价。诗人认为自己难以理解其中的妙语,只能远远地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老桂诗歌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够与诗人结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