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祥何必问圆穹,自是承流得失中。
旱魃凭谁投远裔,灵科聊复启仙宫。
天怜南国人民困,雨走西郊畎浍通。
多谢宗英相慰劳,也应休戚略相同。
注释
①和:应和,响应。知宗:诗人自谓,因字知音,故称。喜雨,即喜雨诗,以表达对雨水的欢迎之情。②圆穹:指天空。③承流:承接着水流向低处流动。得失中:指降雨量是否适宜,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④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指干旱灾害之神。投远裔,指将旱灾抛掷到远方。⑤灵科:神奇的法术,指祈求雨水的法术。⑥天怜:上天怜悯。南国:指南方地区。人民困:指百姓受灾。⑦走:跑。西郊畎浍通:指雨水滋润了西面的田野沟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喜雨诗。首句“灾祥何必问圆穹”,意思是说灾害的吉凶不必向天上的圆穹去求得答案,因为灾情已经降临人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灾难来临时的无奈和悲哀。
第二句“自是承流得失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然规律是公平的,它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让无能的人被淘汰,这是自然的法则。这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解释。
第三、第四句“旱魃凭谁投远裔,灵科聊复启仙宫”,意思是说旱灾的神祇需要有人来祈祷,但没有人敢去请求。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惩罚。而神灵则只能借助法术来进行祈祷,希望能够获得降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无力感。
第五、六句“天怜南国人民困,雨走西郊畎浍通”,意思是说上天怜悯南方地区的人民受灾,于是降下了一场及时的大雨。这场雨滋润了西面的田野沟渠,使得那里的人们能够渡过难关。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最后两句“多谢宗英相慰劳,也应休戚略相同”,意思是说感谢那些为人们祈福的人,他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称赞的。因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所以也应该共同分担这份苦难。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平等观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