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场功成后,归来卜一邱。
当时应种德,名字播千秋。

【注释】:

华亭百咏:指明代顾宪成编撰的《华亭县志》。华亭是今江苏松江府。唐、宋以来,松江府属吴江、昆山等县,均为富庶之地,素称“繁华”。顾亭林即顾宪成(1557-1640年),字允中,号泾阳,无锡人。明末东林党领袖之一,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他反对宦官专权,主张改革政治,曾与黄道周等人起兵抗清失败,退居家乡。

疆场:边远地区。

卜一邱:选择一块土地。

应:应当,应该。

种德:培植功德。

千秋:一千年。

赏析:

此诗为明代文人顾宪成所作,诗作以歌颂其故乡华亭之美好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为主题。全诗共四句,每句皆富含深意。以下是逐句的解读和译文:

第一句: 疆场功成后,归来卜一邱。

译文: 在边疆战场上取得了成功之后,返回故土,选择一处地方定居下来。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在边疆战场上历经艰辛、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后,选择回到美丽的家乡,开始新的生活。这里的“卜一邱”意味着选择一处适合居住的地方,寄托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二句: 当时应种德,名字播千秋。

译文: 当时我们应该积累功德,名声将会流传千古。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只是一时的荣耀,而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因此,诗人鼓励自己和他人都应该注重品德修养,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场胜利后的归乡生活和对品德的重视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卜一邱”和“种德”等词汇也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