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来征骑出阇闉,却棹扁舟下小津。
飒飒西风如送客,萧萧晚雨欲留人。
一年踪迹无停日,千里羁游又远亲。
为问篙师从此去,定知几日到东秦。
我们需要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形式和韵律特点。最后,对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第一部分:“暂来征骑出阇闉,却棹扁舟下小津。”
“暂来”意味着暂时停留或短暂逗留,“征骑”指征召而来的骑兵,“阇闉”是古代城门的意思,这里指代城门。“却棹扁舟”中的“却”意为返回,“棹”即划船桨,“扁舟”是一种较小的船只。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城门处暂时停留,然后划着小船回到城门附近。
第二部分:“飒飒西风如送客,萧萧晚雨欲留人。”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天气的变化对人的情感的影响。”飒飒西风”形容风吹的声音,给人一种送别的感觉;“萧萧晚雨”则描绘了细雨的声响,给人一种想要留住人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即将离别的感慨和对继续前行的犹豫。
第三部分:“一年踪迹无停日,千里羁游又远亲。”
这里的“踪迹无停日”意味着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反映了诗人长时间离家在外的状态。而“千里羁游又远亲”则表达了诗人因为长期的旅行与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距离感的增加和旅途的艰辛。
第四部分:“为问篙师从此去,定知几日到东秦。”
“篙师”指的是船上的人或水手,“东秦”可能是指东边的秦国。这句话是诗人向船夫询问关于旅程的详细信息,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时间预测,即多久能到达目的地。这表明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行程充满期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它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还体现了对旅途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接受和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的未来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以下是诗句的解释:
七月二十五日,我登上了小船准备启程。
临时被征召来的骑兵离开了城门,而我则划着小船驶离了城门附近的小河。
一阵西风吹过,仿佛是在为我送别,细雨纷纷而下,似乎想要挽留我。
我已经连续走了很长时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日,而且这次出行是为了远离家乡。
在遥远的旅途中,我又增添了许多亲戚。
我想向船上的船夫询问此次航行的详细情况,希望能知道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波动和对家国情怀的思考。首句简洁明快地设置了整个旅程的背景——在一个特定的日期(七月二十五)准备出发。接着四句分别从视觉、听觉和时间感受上刻画了旅途的景象与心情。特别是后四句,诗人通过自然的景物—西风和晚雨—来表达自己的不舍和期盼,以及对自己长期离家和旅途劳顿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