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襆被有馀清,骤喜秋光泼眼明。
帘外月华筛碎玉,床头萤火当长檠。
直嫌唧唧秋虫响,且听琅琅弦诵声。
善教尚烦留滞席,朝恩未许便归更。
注释:
- 秋堂襆被有馀清,骤喜秋光泼眼明。
- “秋堂”指的是秋天的书房或者房间。“襆被”是指收拾行李或包裹。“有馀清”意为房间里还留有很多余凉。“骤喜”是突然的喜悦。“秋光泼眼明”形容秋日阳光照射在身上的感觉非常明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景色的喜爱,以及秋天带来的清新感。
- 帘外月华筛碎玉,床头萤火当长檠。
- “帘外”指的是室外,即窗外。“月华”是指月光。“筛碎玉”形容月光如同筛子一般,将光线分成许多细小的光点。“床头萤火”指萤火虫发出的光。“当长檠”是指放在床头的长明灯。这句话描绘了夜晚室内外的美景,月光如筛,萤火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直嫌唧唧秋虫响,且听琅琅弦诵声。
- “唧唧”是形容蟋蟀等昆虫鸣叫的声音。“秋虫响”指的是秋虫的叫声。“且听”表示暂时停止其他事情,专心倾听。“琅琅”形容声音清晰悦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声音的喜爱,尤其是对于秋虫的鸣叫和弦乐声的欣赏。
- 善教尚烦留滞席,朝恩未许便归更。
- “善教”通常指的是良好的教学或者指导。“留滞席”意味着留下,不离去。“朝恩”指的是朝廷的恩赐或者赏赐。“未许便归更”表示朝廷还没有允许他离开的意思。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前工作或学习的投入,也体现了他对朝廷恩赐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秋季的书房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前两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第三首诗则转向了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以及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投入。最后一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恩赐的重视和对工作的承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