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潘夫子,元正免立墀。
已倾新岁酒,未和隔年诗。
老色长欺鬓,春风不肯丝。
人言金可作,宁惜草堂资。

诗句释义

1 遥想潘夫子:指的是古代的文人潘岳,他在元正节(农历正月初一)时因官位低下站立在台阶上。

  1. 元正免立墀:意思是在元正节时可以免于站立在台阶上,因为新年期间有免除官员朝见皇帝的规定。
  2. 已倾新岁酒:表示已经喝完了新年的第一杯酒。
  3. 未和隔年诗:表示还未写下新年的诗歌。
  4. 老色长欺鬓:形容年纪的增长使得头发变白,常常感到发愁。
  5. 春风不肯丝:春天来了,但风并不吹拂着像丝线一样柔软的头发。
  6. 人言金可作:人们常说金子可以用来铸造东西;在这里可能指用金钱换取物质上的满足。
  7. 宁惜草堂资:宁愿牺牲草堂(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象征性的地方)的资源,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原则。

译文与注释

在新年伊始,遥想那位潘岳先生,他因为官职低微,只能站在台阶上迎接新年,这在旧时的礼节中有特别的豁免。他已将新年的第一杯美酒一饮而尽,却没有来得及挥毫泼墨,写下新年的颂歌。岁月如梭,白发悄然爬上了他的鬓角,春风虽已来临,却仿佛不愿轻拂过那些脆弱的丝线一般。人们常说金子是贵重之物,可以铸就无数美好之物;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世道里,他却宁愿舍弃那片寄托自己梦想的土地,也不愿为了金银财宝而迷失自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潘岳在元正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潘岳作为一个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辛酸,尤其是在官场上的挫折让他倍感孤独。诗中通过对比新旧两季的景象和人物状态,反映了时间流逝对人的改变以及内心的感慨。同时,通过对“金可作”的引用,诗人暗示了物质追求往往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从而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