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莲花发梦湾矶,鹤骨难教厚禄肥。
夜月擎来双掌露,晓风拂动六铢衣。
渔歌过后香犹湿,鹭影移时雪欲霏。
风月既为专一壑,茅茨何自有光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全诗如下:
碧莲花发梦湾矶,鹤骨难教厚禄肥。
夜月擎来双掌露,晓风拂动六铢衣。
渔歌过后香犹湿,鹭影移时雪欲霏。
风月既为专一壑,茅茨何自有光辉。
逐句解释如下:
碧莲花发梦湾矶,鹤骨难教厚禄肥。
碧绿的莲花在梦湾的岩石上绽放,如同鹤骨般瘦弱而坚韧,难以承受厚重的俸禄。这里的“碧莲花”指的是莲花,而“梦湾矶”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整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赞美,认为像莲花这样瘦弱而坚韧的存在,才有资格享受清高的生活。
夜月擎来双掌露,晓风拂动六铢衣。
夜晚的月光如同双手捧起露水,晨风轻拂着诗人身上的六铢衣,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服。整句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和清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清新的气息。
渔歌过后香犹湿,鹭影移时雪欲霏。
渔民的歌声过后,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花香,仿佛那香气还未散去。鹭鸶的影子在移动之间,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花。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
风月既为专一壑,茅茨何自有光辉。
既然风月都专注于这一片山水之中,那么茅草屋顶上的光辉又怎能被忽视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他认为,只要心中有美好的风景,即使是最平凡的生活环境,也能焕发出独特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莲花、月光、鹭鸶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