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位无功得放归,渊明若在耻吾师。
旧交动色知毛檄,故里分甘到董帷。
顾我已沦诃谴域,如君合建太平基。
竞传报政趋严召,远业真堪济此时。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充位无功得放归,渊明若在耻吾师。”
  • “充位无功:指自己没有达到应有的职责和地位,无功而返。”
  • “渊明:即陶渊明,此处用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媲美。”
  • “若在:如果存在的话,表示如果陶渊明还在世的话。”
  • “耻吾师:以陶渊明为例,表示羞愧不如他的志向。”
  1. 译文:我虽然担任了一个职位,但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现在被放逐回家了。如果我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我会感到羞耻,因为我还没有达到他那样的志向。

  2. 注释:充位,担任一个不称职的职位;无功,没有做出贡献;得放归,被放逐回家。渊明,指陶渊明,诗人自比。耻吾师,以陶渊明为例,表示羞愧不如他的志向。

  3. 赏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成效,应该像陶渊明那样隐逸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有才能却不得志的人的同情。

  4. 接下来是第二首诗:

  5. 诗句:”旧交动色知毛檄,故里分甘到董帷。”

  • “旧交:过去的交情深厚的朋友。”
  • “动色:形容人因惊讶、高兴或激动而露出神色。”
  • “毛檄:指的是诏书,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任命或诏令。”
  • “分甘:分享美好的事物。”
  • “董帷:指帐篷,这里可能是指宴会或聚会的地方。”
  1. 译文:我的老朋友看到朝廷的新任命会为我感到高兴,而我回到家乡后也会享受到他们带来的美食和乐趣。

  2. 注释:动色,因惊讶、高兴或激动而露出神色;毛檄,指的是诏书;分甘,分享美好的事物;董帷,指帐篷,这里可能是指宴会或聚会的地方。

  3. 赏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旧友和新官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认为,无论身在何方,都能享受到友情和生活的温暖。

  4. 最后是第三首诗:

  5. 诗句:”顾我已沦诃谴域,如君合建太平基。”

  • “顾己:回头看自己。”
  • “沦诃谴域:陷入谴责和批评的境地。”
  • “如君:像你一样。”
  • “合:适合、恰当地。”
  • “太平基:建立和平的基础。”
  1. 译文:我已经陷入了指责和批评的境地,但你有能力建立一个和平的基础。

  2. 注释:顾己,回头看自己;沦诃谴域,陷入谴责和批评的境地;如君,像你一样;合,适合、恰当地;太平基,建立和平的基础。

  3.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当前困境的认识,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的改变。他认为,只要有人能够站出来承担责任,就能够带来和平与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