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寻三径,长歌归去来。
未能似夫子,还是走尘埃。
彩笔临流赋,清樽对菊开。
披榛往来处,东望思悠哉。

诗句解读

  1. “我欲寻三径,长歌归去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寻找隐逸之地的愿望。”我欲”表明了强烈的个人意愿,”寻三径”则暗示了寻找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或环境。”长歌”指的是高亢的歌声,这里可能是指通过歌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归去来”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辞藻,表示回到自然、简朴生活中的意愿。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2. “未能似夫子,还是走尘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实现隐居梦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未能”意味着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似夫子”则指孔子这样的贤人志士。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在追求隐逸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走尘埃”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尘世中行走的状态,暗示了他虽然有退隐的志向,但仍然不得不面对世俗的困扰。

  3. “彩笔临流赋,清樽对菊开。”: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创作和享受。”彩笔”指的是用五彩笔墨,”临流赋”可能是指面对流水边吟诗作赋的情景。”清樽对菊开”则是说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对着盛开的菊花饮酒作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追求艺术创作和文化享受的一面。

  4. “披榛往来处,东望思悠哉。”: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披榛”指的是穿过草丛,”往来处”可能是指经常出入的地方,如自己的居所或是他乡。”东望”表达了诗人面向东方的远望,”思悠哉”则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这句诗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在隐居之中,但内心深处仍充满了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我想要找寻隐逸之路,唱着长诗归去吧!

我无法达到像夫子那样的隐居境界,但我依然在红尘中奔波。
我拿起彩笔在溪流旁赋诗,对着盛开的菊花斟满清樽畅饮。
在荆棘丛中穿行,我在往来之处徘徊,望向东方我思绪飞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隐逸者的内心世界。首二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过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转折到现实中的矛盾,即尽管有隐逸的愿望,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使得诗人难以完全脱离尘嚣。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享受,体现了其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雅。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体验,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