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
前身恐是巢由辈,怕着人间半点尘。
石菖蒲
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
前身恐是巢由辈,怕着人间半点尘。
注释:
石菖蒲: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边石上。
一碧:形容石菖蒲的颜色像一片碧绿的湖水一样。
生涯:比喻一生的境遇或生活。
缕风丝雨:形容细密轻柔的风雨。
瘦精神:使精神变得纤细、清瘦。
前身:指石菖蒲的前世今生。
巢由辈:指古代隐士陶渊明、巢父、许由等人。
怕着:担心被玷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石菖蒲为对象,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绘和对其特性的描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恶。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石菖蒲生长的环境。“一碧生涯水石滨”,这里的“碧”字用来形容水石的绿色,与“一碧”相对应,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色彩对比。“生涯”一词则暗示了石菖蒲的生命历程,仿佛是在水边石上度过的一生。这种环境描写不仅突出了石菖蒲的生长地,也为其后续的特性描述奠定了基础。
诗的第三句“缕风丝雨瘦精神”,进一步描绘了石菖蒲的特性。这里的“缕风丝雨”形象地描绘了细密轻柔的风雨,而“瘦精神”则表达了石菖蒲在风雨中的坚韧与清瘦。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石菖蒲的生命力,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前身恐是巢由辈,怕着人间半点尘”,则是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这里提到了古代的隐士陶渊明、巢父、许由等人,他们都是不愿涉足世俗、保持清高的人。而诗人自比为石菖蒲,担心自己也会沾染尘世的污垢。这种自我反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石菖蒲的生长环境和特性的描绘,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恶,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