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松风入夜寒,晓窗残月隔帘看。
梦回竹榻闻钟后,怅绝浮生出世难。
还念将军能舍宅,何妨陶令未之官。
此身合向山中住,丘壑由来号易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共六句,内容表达了诗人在祥符寺夜宿的所感所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关键词的解释:
一、首联:“一枕松风入夜寒,晓窗残月隔帘看。梦回竹榻闻钟后,怅绝浮生出世难。”
- “一枕松风入夜寒”:描述了夜晚入睡时感受到松风带来的寒冷。
- “晓窗残月隔帘看”:清晨醒来,隔着窗户看着窗外残留的月亮。
- “梦回竹榻闻钟后”:在梦中回到了竹制的床榻上,听到寺院的晨钟声。
- “怅绝浮生出世难”:感叹世事艰难,无法超脱尘世之外。
二、颔联:“还念将军能舍宅,何妨陶令未之官。”
- “还念将军能舍宅”:回忆起那位将军愿意放弃自己的府邸而选择隐居的行为。
- “何妨陶令未之官”:提到陶渊明(字渊明)辞去了官职,选择归隐田园。
三、颈联:“此身合向山中住,丘壑由来号易安。”
- “此身合向山中住”:认为自己应当像山一样,与自然为伴,寻找内心的宁静。
- “丘壑由来号易安”:引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易安居士”之名,暗示自己应当如她一般,远离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四、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寒冷、清晨的寂静以及梦中的宁静,展现了作者对于世态炎凉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对比夜晚的寒冷和清晨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转和生命流逝的感慨。颔联则转向历史人物的选择,通过对古代隐士和文人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颈联更是直接以“易安居士”自比,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