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符竹向淮濆,只得除书下帝阍。
不见使车随邸吏,忽传鸣马蹙都门。
丰碑未尽平生恨,哀些谁招天末魂。
木落山空风猎猎,不堪俯首奠黄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五言律诗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王守的怀念之情。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再分符竹向淮濆” - 这句描述着将官印(代表官职的竹简)分发给王守的场景。”分符竹”指的是授予官员职务,而“向淮濆”则可能指的是王守即将被派往的淮水流域之地,也可能暗示其即将面临的艰难或挑战。

  2. “只得除书下帝阍” - 此句表达了无奈之情,意味着尽管有所行动,但仍然无法改变局势,只得将任命书递交给皇宫的守卫。”除书”即任命书,”帝阍”则是皇帝的宫门守卫。

  3. “不见使车随邸吏” - 这句表达了对王守离开时的不舍之情,他可能像普通的使者一样,没有特别的车辆跟随,只是普通的随从。

  4. “忽传鸣马蹙都门” - 这句描绘了紧张的气氛,可能是王守突然接到消息或命令,使得整个城市的氛围都变得紧张起来。

  5. “丰碑未尽平生恨” - 这句话可能指的是王守在生前立有一块功德碑,但现在他已不在人世,他的遗愿和遗憾还未得以实现。

  6. “哀些谁招天末魂” - 这句表达了对王守逝去后,其灵魂仍徘徊在天边,未能安息的哀思。

  7. “木落山空风猎猎” - 这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树叶凋零,山峰空旷,风吹过的声音如同猎猎的风声。

  8. “不堪俯首奠黄昏” - 这句表达了深深的悲伤与无力感,因为黄昏时分,人们常常低头祈祷或默哀,这里的“奠”可以理解为祭祀、祭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友人离去后的深切悼念和无尽的遗憾。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分符竹”、“下帝阍”、“鸣马”、“丰碑”以及“暮色”,都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满情感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留下的遗憾和哀伤,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