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
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
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握诗句的意境与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相关写作背景进行欣赏评价。
“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诗人在炎热的暑天里苦不堪言,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清风徐来、暑气全消的时刻,便来到水亭上享受片刻的清凉。
“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草迷幽径回环绿”写水亭周围环境之美。“花落沧波在处香”点出“水亭”,是说水亭内外,处处有花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永夜鹤声双唳月”,描写了水亭夜晚的景象,鹤鸣于空,月光如洗,清幽寂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清秋松色自凌霜”则从视觉角度描写水亭的景色,清秋时节,山高树大,枝干挺拔,苍翠欲滴,松涛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以及留恋水亭之意。“平生爱乐澄虚地”,“澄虚地”即指水亭所在地,这里用“澄虚地”比喻水亭。“一梦迟留夜未忘”意思是说虽然只是一场梦中之游,但仍然留恋不已,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以及留恋之地之意。
【答案】
①《次皇甫登兴化水亭韵》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
②“簿领终朝困蒸暑”,写诗人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劳累的情景,以“终朝”(一整天)强调时间的漫长,突出了诗人的辛劳。
③“危亭一息得微凉”,表现了诗人终于在炎热中找到了一片凉爽的去处。“危亭”是指水边的高亭,“一息”指短暂的一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酷热难耐的时候,终于在一个短暂的时刻找到了一处可以避暑的地方。
④“草迷幽径回环绿”,“迷”字写出了草丛茂盛,遮天蔽日,让人无法辨认路径的曲折蜿蜒;“回环”则形容道路曲折蜿蜒,使人感到迷失方向。两句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茂密的草地中,曲折蜿蜒的小路上,草木丛生的幽美景象。
⑤“花落沧波在处香”,描写了水边花朵飘落的场景。“沧波”是指沧浪之水(大海),也代指水面。“在处”表明花落在了任何地方,包括水面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花朵飘落时散发出阵阵清香,洒遍了大海的每一个角落。
⑥“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清秋”指的是秋天,这里的“松色”指的是松树的颜色,“自凌霜”则表现出了松树不怕严寒的坚强品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寂静的深夜里,听到两只鹤鸣叫的声音,月光下松树的颜色如同被霜雪覆盖一般洁白而坚韧。
⑦“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于这次梦中游览的留恋之情。“澄虚地”指的是清澈明净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水亭所在之处。“一梦迟留夜未忘”则是说,尽管只是一场梦,但是梦中的景色却让我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