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鞍初自富沙还,乱叶殷红点碧山。
客里黄花惊度节,镜中白发巧摧颜。
三休磴道惟频叹,一饭茆檐得暂闲。
为想成均新榜帖,阿奴才力胜黄间。
【注释】
建宁:地名,今属福建。
三山:即福州府,在闽东。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代民间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
黄花:这里指菊花。
成均:古学名,相传周文王曾在此设教。
阿奴才:这里指陈文龙。
胜:超过。
【赏析】
《由建宁回三山道中重阳》,此为诗人重阳节回三山途中作,抒写了旅途中所见所感。
首联“征鞍初自富沙还,乱叶殷红点碧山。”写于重阳时节,乘马从建宁回三山。诗一开头就点出时间是在重阳节,这是重阳节的特点,重阳节是登高的日子,而诗人此时却正在骑马回家,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时令和季节。
颔联“客里黄花惊度节,镜中白发巧摧颜。”诗人在客居之地,看到满地飘落的秋叶,感叹时光流逝;看到自己鬓角斑白,心中感慨万分。这两句诗既写景,又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感叹。颈联“三休磴道惟频叹,一饭茆檐得暂闲。”诗人在登山途中,看到山路崎岖,不禁多次感叹。而当他来到茅屋前时,却能暂时放松心情,吃上一顿饱饭,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
尾联“为想成均新榜帖,阿奴才力胜黄间。”诗人想到自己在成均(孔子讲学的地方)曾经取得的好成绩,如今虽然已经老去,但仍有实力超过那些年轻人。这里的“阿奴才”指的是陈文龙,他曾经在成均书院读书,现在仍然很有才华。
整首诗以旅途见闻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