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知何处,松边竹外塘。

雨馀红菡净,风起白蘋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野色知何处,松边竹外塘。
  • “野色”:指的是大自然的颜色和气息。
  • “知何处”:表示对自然景色的好奇和向往,不知该往哪里去。
  • “松边竹外塘”:指在靠近松树和竹子的地方,有一个小池塘。
  1. 雨馀红菡净,风起白蘋香。
  • “雨馀”:表示雨后的情景。
  • “红菡”:荷花的一种,红色且未完全开放。
  • “净”:清洁、干净。
  • “风起白蘋香”:形容风吹过水面,使浮萍(白蘋)散发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界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野色”、“松边竹外塘”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同时,通过对“雨後”和“风起”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一句“香”,则巧妙地点明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即赞美自然的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