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竹杖化龙无处觅,空馀陂水绕堤长。

【注释】

①仙隐观:在今河南开封市西。费长房:传说东汉末年人,隐居于此。故宅旧名灵阳宫,观后有葛陂,盖竹杖化龙处也。

②松风百步:指从仙隐观到灵阳宫的山路。

③长房:费长房之省称。

④竹杖化龙无处觅:指费长房所化成竹杖的龙,已不知所往。化龙,传说中物化为龙。

⑤陂水:即溪水。绕堤长:指陂水绕着山势蜿蜒流过。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仙人遗迹时所作。诗人以费长房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首句“仙隐观费长房故宅旧名灵阳宫观后有葛陂盖竹杖化龙处也”点出了诗人此次游历的主要地点——费长房的故宅,也就是仙隐观。这里,“旧名灵阳宫”,指的是费长房曾经居住过的灵阳宫,位于仙隐观后面,有一个名叫葛陂的地方,相传是费长房用竹杖化成了一条龙的地方。

第二句“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诗人沿着松风百步的路来到了灵阳宫。这里的灵阳宫,是费长房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如今已经成为历史遗迹,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而费长房的形象,则成为了历史的传奇人物,他的风流事迹,永远流传于世。

第三句“竹杖化龙无处觅,空馀陂水绕堤长。”诗人在灵阳宫周围游玩时,发现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神奇的传说——费长房曾经在这里用竹杖化成了一条龙。然而,这条龙已经不知道去向何方了。只有周围的陂水依然环绕在堤岸上,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古老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描绘费长房的故居和传说,展现了仙隐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这些景点的描述和感受,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文化的精髓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