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惟伯氏,后乘载阿连。
相携青莲界,共开白社筵。
黄梅雨初歇,红榴花正妍。
净境聊莞尔,妙兴真悠然。
偈言溢四方,经卷馀五千。
长廊含清风,古潭摇苍天。
幅巾既萧散,青鞋亦轻便。
登临自晨曦,谈笑穷暮烟。
衡宇开卷坐,僧房借榻眠。
却忆苏州语,喧静两皆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联:“前车惟伯氏,后乘载阿连。”
注释1:前车指前面的人或事物,伯氏可能是对某人的称呼。
注释2:后乘指后面的人或物,阿连可能是对另一个人的称呼。
赏析: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前面的人或事物比作前车,后面的人或物比作后者,表达了一种比较、对照的情感。
第二联:“相携青莲界,共开白社筵。”
注释1:青莲界指佛教中的净土世界,白社筵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法会。
赏析:这里描述了与朋友一起进入佛教净土世界的愉快场景,以及参与法会的热闹氛围。
第三联:“黄梅雨初歇,红榴花正妍。”
注释1:黄梅雨指的是夏季的梅雨季节的雨水,红榴花则是一种红色的石榴花。
赏析:这里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色,黄梅雨刚停,红榴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四联:“净境聊莞尔,妙兴真悠然。”
注释1:净境指清净的境界,莞尔是微笑的样子,妙兴指美好的兴致。
赏析:这里表达了在清净境界中感受到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对美好兴致的赞赏。
第五联:“偈言溢四方,经卷馀五千。”
注释1:偈言可能是指佛经中的偈语或者诗句。
注释2:经卷可能是指佛教的经典或者书籍。
赏析:这里描绘了佛教经典和书籍广泛传播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
第六联:“长廊含清风,古潭摇苍天。”
注释1:长廊指长长的走廊,含清风则是指走廊里吹着清凉的风。
注释2:古潭指古老的湖泊,摇苍天则是指湖面上波纹荡漾。
赏析:这里描写了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七联:“幅巾既萧散,青鞋亦轻便。”
注释1:幅巾可能是指宽边头巾,也可以用来指代和尚的帽子或者头巾。
注释2:青鞋则是指青色的鞋子。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描绘了和尚们宽松舒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随和的性格特点。
第八联:“登临自晨曦,谈笑穷暮烟。”
注释1:登临可能是指登山或者登上高处。
注释2:穷暮烟则是指直到傍晚的烟雾都看不到尽头。
赏析:这里描绘了早晨和傍晚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九联:“衡宇开卷坐,僧房借榻眠。”
注释1:衡宇指高大而宽敞的房屋,开卷坐则是指在房间里坐着看书。
注释2:僧房则是指和尚住的地方。
注释3:借榻眠则是指在客房里睡觉。
赏析:这里描述了和尚们简朴的生活方式和他们乐于学习的精神风貌。
第十联:“却忆苏州语,喧静两皆禅。”
注释1:苏州语可能是指苏州方言或者苏州的文化特色。
赏析:这里回忆了苏州地区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以及那里人们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