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中七雄迹既扫,谢楼梦断池塘草。
仙李诗人麻竹多,佳句唯传杜陵老。
省郎句法专后来,压尽今世诗流才。
并刀剪水有佳致,月中聚雪无纤埃。
穿天出月馀四纪,捉月风流今不死。
从教人售一杯水,自信笔挟风霜字。
次山风味唤仍回,老文犹未磨苍崖。
收拾明珠百馀斛,寒光入夜阖复开。
我得公诗兴叹慨,千古长留诗卷在。
只恐天官下取将,人间古货今崖卖。

参议李郎中惠示古律诗两巨轴次韵,首篇奉酬

邺中七雄迹既扫,谢楼梦断池塘草。

仙李诗人麻竹多,佳句唯传杜陵老。

省郎句法专后来,压尽今世诗流才。

并刀剪水有佳致,月中聚雪无纤埃。

穿天出月馀四纪,捉月风流今不死。

从教人售一杯水,自信笔挟风霜字。

次山风味唤仍回,老文犹未磨苍崖。

收拾明珠百馀斛,寒光入夜阖复开。

我得公诗兴叹慨,千古长留诗卷在。

只恐天官下取将,人间古货今崖卖。

【注释】

邺中七雄:指后赵石勒、石虎、石祗等七位君主(公元307年—349年)。他们先后称王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史称“后赵”,是十六国之一(316年—402年)。

谢楼:即谢安故居。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曾隐居在建康(今南京)的东山,后人称之为东山谢安。谢安曾筑室东山之上,名为“谢公楼”。后以之代称谢氏家族的居处。

仙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蓬莱)。李白曾有《梦游天姥歌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杜陵:汉宣帝刘询陵墓所在地,在陕西咸阳市西北,因汉宣帝葬于此陵,所以这里借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杜甫晚年寓居长安城南少陵区,故自号少陵野老。

省郎:宋代翰林学士院属官。唐宋时翰林学士皆以修撰为正职称。

并刀:即并州刀,又称“并州大刀”、“并钢剑”。相传晋代名将王浚曾用此器斩鲸牙。

今世:当代。

捉月:指摘星。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次山:《汉书·杨恽传》载:“恽上书言‘臣闻齐亡之后,其戚为‘鸡鸣狗盗’之辈设。’”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次山,楚贤者也,见弃不用。”

老文:指杜甫的诗作。据《新唐书·杜甫传》载:“甫诗体浑涵,不类出廓者;其调旨,沉郁顿挫;其工力,则亦以深折锐长收。”

百馀斛:形容珍珠数量之多。

合浦珠还:出自东汉末年吴国大将士燮,他到交趾(今广西一带)任太守,那里的特产就是珍珠。据说他曾派人到交趾买珍珠,当地人不愿卖给他们,说:“我们这地方盛产珍珠,珍珠已经运往交趾了。”后来就用来形容某人的东西被完好无损地送回来。

天官:天帝之官,也泛指皇帝。天官取将,意谓皇帝征收赋税。

人间古货:指古代的物品和货币等。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李郎中以古律诗两轴见赠,作者十分高兴,便写了这首诗予以酬答。全诗分三段:第一段写邺中七雄已去,谢公楼荒废,但仙李诗人的麻竹却依然茂盛。第二段写李郎中的诗句独步一时,压倒当今一代诗人才子。第三段写自己对李郎中的诗歌十分赞赏,认为千古不朽。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