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经闲竹几,瀹茗供花瓷。
法窟寂无语,禅容晚带饥。
虫萦道子画,蛩响外孙碑。
风定闻疏磬,玄关却自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残经闲竹几”
  • 注释: 这里指的是寺庙中放置着被遗忘的经书和竹子做的几案。
  • 赏析: 此句描绘了古寺中清静的氛围,竹几上放着被搁置已久的经书,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
  1. “瀹茗供花瓷”
  • 注释: “瀹茗”指用热水冲泡茶叶,“供花瓷”则暗示这些瓷器可能是用来盛放茶水的。
  • 赏析: 这句话通过使用“瀹茗”,即泡茶的动作,来衬托出一种静谧、悠闲的生活态度。同时,“供花瓷”可能意味着这些器皿不仅实用,还带有装饰和审美的功能,反映了古代人对生活细节的精致追求。
  1. “法窟寂无语”
  • 注释: 在佛教中,“法窟”通常指的是佛塔或佛堂,此处形容其寂静无人。
  • 赏析: “法窟”一词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含义,而“寂无语”更是强调了一种宁静和肃穆的气氛。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修行者在深夜独自进入空无一人的佛堂进行禅修的情景,表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1. “禅容晚带饥”
  • 注释: “禅容”指的是禅宗僧人的面容,“晚带饥”则可能是指他们饿了一整天后仍能保持镇定。
  • 赏析: 这句诗通过“禅容”和“饥”两个词,传达出禅宗修行者的坚韧和忍耐,即便是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也不失其内心的平和与从容。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状态的描写,也是对禅宗精神的一种赞颂。
  1. “虫萦道子画”
  • 注释: “道子画”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符咒或绘画作品,“虫萦”则是形容这些作品上的虫子缠绕。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道家符咒或画作的景象,其中的昆虫可能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循环。这种描绘方式既展示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现象的理解与尊重。
  1. “蛩响外孙碑”
  • 注释: “蛩”(qióng)是一种夜间发出鸣声的昆虫,“外孙碑”则指的是刻有文字的石碑。
  • 赏析: “蛩响”和“外孙碑”共同营造了一种夜晚的静谧感。这里的“外孙碑”可能并非指真实的墓碑,而是诗人为了创造一种幽远、神秘的氛围而使用的意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表达,诗人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意境。
  1. “风定闻疏磬”
  • 注释: “风定”表明风已经停止,“疏磬”是指稀疏的钟声。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风停之后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这种声音常常被视为禅意的象征,代表着心灵的觉醒与超脱。
  1. “玄关却自知”
  • 注释: “玄关”通常指的是通往佛门的门户,“却自知”则表示尽管外界环境看似简朴,但内心却自有一番境界。
  • 赏析: 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古寺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玄关却自知”这一结尾,强调了即使是在看似简陋的环境中,也可以发现内心的丰富和深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