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开白眼视公卿,不要公卿眼借青。
争利争名醒处看,读诗读礼醉时听。
【注释】:
- 中都之嘉会:即中都府的盛大聚会。
- 陈亦颜:人名。
- 城南书院:地名,位于城南。
- 韩文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
- 符读书意:取自韩愈《进学解》“符读书之意”句。
- 宁开白眼视公卿:宁,宁愿,宁可。开白目,睁着眼睛看。
- 不要公卿眼借青:意思是宁愿不戴官衔,也不让那些权贵借机攀附。
- 争利争名醒处看:意思是在清醒的时候,要力争功名利禄。
- 读诗读礼醉时听:意思是在醉意盎然的时刻,要品味诗书礼仪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人以中都之嘉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中都,即现在的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这个盛大的聚会,无疑是一个展示权力、地位的重要场合,也是一个人成名立业的大好机会。然而,诗人并未沉醉于此,而是选择了宁开白眼视公卿的态度,表明了他对权贵的不屑一顾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清高孤傲,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诗人进一步强调,他宁愿不要公卿眼借青。这里的“眼借青”是指那些通过权贵关系谋取私利的行为。诗人明确表示,他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尊重和荣誉。这种态度,既展示了他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他对公正和公平的执着追求。
诗人通过对争利争名醒处看和读诗读礼醉时听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生态度的不同理解。在清醒的时刻,人们应该致力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而在醉意盎然之时,则应该品味诗书礼仪的乐趣。这种态度的转变,既是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生活智慧的提炼。
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他既不沉溺于世俗的繁华,也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而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精神。这种态度,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