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
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
风杂吾伊声沨沨,戒君读书无雷同。
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
他人见疏君见密,一薰旧染百俱失。
风雨不移君读书,由松之实悟竹虚。
回首书皆糟粕馀,一真超然万物初。
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
拔地摩天立于独,逃独归群成更熟。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的题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
    南窗明亮适宜春夏季节,松树和竹子都是高尚的品德。
    注释:“南窗”即指书房中的窗户,“晃朗”形容窗户光线明亮;“大雅”指高雅的德行或风格。
    赏析:这里诗人借南窗的明亮来表达松竹在春夏之交的美好形象,同时也赞美了松竹的高洁品格。

  2. 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
    雨水混杂着我的声音洒洒,劝你读书不要马虎草率。
    注释:“吾伊”可能是指诗人的笔法,“苟且”意为草率、马虎。
    赏析:诗人用雨水和自己的笔法来比喻,鼓励左叔宝昆仲在读书时要认真对待,不可马虎。

  3.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
    北窗幽深适宜秋冬季节,松树和竹子都是崇高的忠诚。
    注释:“窈窕”形容窗户幽深而美丽;“大忠”指高尚的忠诚。
    赏析:诗人通过北窗的幽深来描绘秋冬季节的寒冷,同时赞美松竹的忠诚品质。

  4. 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
    竹子生长得空灵虚寂,松树结实坚实,它们的根器符合自然规律。
    注释:“受虚”指竹子轻盈虚浮的形态;“受实”指松树坚实稳重的特质;“根器性”指事物的本性或本质。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竹子和松树的生长特点,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5. 他人见疏君见密,一薰旧染百俱失。
    别人看到的松树显得疏淡,你看到的松树却显得密集,一旦沾染上旧习就会全部失去。
    注释:“疏”和“密”分别形容松树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特性。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他人的观察和自己的体验,表达了对事物表象与本质关系的认识。

  6. 风雨不移君读书,由松之实悟竹虚。
    风雨不改你的读书态度,由此理解松树的虚实之道。
    注释:“风雨不移”指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不改变初衷;“悟”是领悟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读书态度和方法的理解,认为只有坚守初心才能领悟到真正的道理。

  7. 回首书皆糟粕馀,一真超然万物初。
    回头望去书籍都只是糟粕余渣,唯有真诚能超越万象回归最初。
    注释:“糟粕馀”指书中的糟粕和余渣;“一真”指真诚;“超然”意为超越世俗。
    赏析:诗人通过对书籍的态度转变,表达了对真诚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

  8. 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
    学习时与松竹相互碰撞,学成之后一定不会辜负松竹的期望。
    注释:“学机”指学习时的机缘和感悟;“负”有承担和回报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强调学习的艰辛和重要性,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成就的执着追求。

  9. 拔地摩天立于独,逃独归群成更熟。
    独立于天地之间,摆脱孤独后归附于群体之中,变得更加成熟稳健。
    注释:“拔地摩天”形容人或物的高度;“立于独”指独立自主;“逃独”指摆脱孤独;“归群”指融入群体;“成”意为成功或成熟;“更熟”表示更加熟练或成熟。
    赏析:诗人通过对个人成长过程的描述,展现了独立自主和融入群体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松竹的赞美和对读书态度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成长过程中独立性和群体性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