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难得安栖处,借屋三间委巷深。
地僻喜无车马过,官闲不废简编寻。
傍墙幸有数竿竹,护笋看成满院阴。
须信市朝为大隐,心无事累即山林。
诗句
- 借寓杨和王府秀芳空屋宽静爽洁意甚乐之 - “借寓”意为暂时寄居,”王府”指代杨和王的府邸,”秀芳”形容房屋的美丽。”宽静爽洁”描述房屋的宽敞、安静与清洁。”意甚乐之”表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 红尘难得安栖处 - “红尘”指的是繁华的世界,”安栖处”是指一个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
- 借屋三间委巷深 - “借屋”是借用他人的房子,”三间”可能表示数量,”委巷”通常用于描述僻静的小巷子。”深”表明房子位于小巷深处。
- 地僻喜无车马过 - “地僻”表示地理位置偏僻,”车马过”意味着很少见到车辆经过。
- 官闲不废简编寻 - “官闲”指的是工作清闲,”简编”可能是指书籍。”寻”表示寻找或阅读。
- 傍墙幸有数竿竹 - “傍墙”指的是房屋靠近墙壁,”数竿竹”可能指的是几根竹子。
- 护笋看成满院阴 - “护笋”可能是指保护嫩竹,”成阴”意味着竹叶茂密,形成树荫。
- 须信市朝为大隐 - “市朝”指的是繁华的城市或朝廷,”大隐”是指真正的隐士或隐居生活。
- 心无事累即山林 - “心无事累”表示内心没有杂念,”山林”指的是自然中的山和林,比喻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
译文
我暂借住于杨和王的王府,欣赏那里秀美的空屋,其宽敞、安静且清新让我十分喜欢它。
在这个繁华世界里很难找到一处可以真正休息的地方,所以我在一条深深的巷子里借了三间房。
由于地势偏僻,很少有车辆经过这里,这让我感到满足和宁静。
我的工作清闲,所以有时间阅读书籍,尤其是那些关于竹的故事。
幸运的是,我的房屋靠近墙壁,有几根竹子生长在其中,它们为我提供了一片绿荫。
必须相信在城市的喧嚣中才能找到真正的隐居之地,当我心境宁静时,我就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通过对“借寓”的表达,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一个既宽敞又安静的环境,远离尘嚣。诗中描绘了杨和王王府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其中找到的安宁和乐趣。通过“借屋三间委巷深”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人提到“地僻喜无车马过”,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于城市喧嚣的排斥,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独立。他的“官闲不废简编寻”更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此外,诗人的“傍墙幸有数竿竹,护笋看成满院阴”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自然的生活环境,竹林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放松的空间。
最后两句“须信市朝为大隐,心无事累即山林”,诗人以“市朝”和“山林”作为对比,强调只有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心灵的宁静。这里的“大隐”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以一种更平和、更深入的方式去理解和体验生活。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之间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