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旒忧顾念三边,诏撤鳌山罢秩筵。
天眷仁明宜悔祸,眼看千里息烽烟。

【注释】:

凝旒:皇帝不视朝时,所挂之物为凝旒,这里指皇帝。

诏撤:皇帝命令撤去。

鳌山:古代帝王宫殿前设置的装饰物。

罢秩:停止俸禄。

天眷:上天的眷顾。

仁明:有仁德。

宜:应该。

悔祸:悔恨战争带来的灾难。

息烽烟:使战火平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诗题“积雪未晴正旦朝贺大庆殿口号八章”表明了这是作者在大雪之后,正月初一前往大庆殿参加朝会时所创作的诗歌。此诗以雪后初晴,万象更新为背景,通过描写皇帝对边疆战事的关心和忧虑,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能够安定、和平的愿望。

首句“凝旒忧顾念三边”中,凝旒是指皇帝不视朝时所挂之物,这里代指皇帝。忧顾念三边意指皇帝担心边疆战事。三边通常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担忧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位忠臣的责任感。

第二句“诏撤鳌山罢秩筵”中,诏撤是指皇帝发布命令撤销之前的一些活动或仪式。鳌山是一种古代宫殿前装饰物,常用来表示庆典或者重要的节日。罢秩筵则是指停止宴会,这里的宴会原本是为了庆祝新年而举行。这句话意味着皇帝已经发布了命令,停止之前的某些活动。

第三句“天眷仁明宜悔祸”,天眷是指天意眷顾,仁明则是有仁德。这句诗表达了皇帝的仁慈和明智,认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不应该被忘记,应该后悔战争带来的灾难,希望国家能够从战争中恢复过来。

末句“眼看千里息烽烟”中,眼看是指皇帝的注视。千里息烽烟则是指战乱平息,烽烟火起的景象不复存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和平的景象,战争已经结束,烽烟不再。

这首诗以雪后初晴为背景,通过对皇帝的担忧、命令、仁慈和智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位忠诚臣子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