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聊复寄宽闲,纵目林端见远山。
大是时人不争处,柴门虽设要常关。

【注释】:默:静思。坐北轩诸山如失须臾雨:坐在北边的小屋里,四周的群山仿佛失去了片刻的雨水滋润,显得有些干裂、枯黄,好像在为大地失去雨水而感到忧伤。紫翠:紫色和青绿色的树木。突兀:高耸的样子。眼中似慰老人岑寂也二首其一:茅茨(茅草盖的屋顶):用茅草做屋顶,简朴无华。寄宽闲:寄托着一种清静闲适的心境。纵目:放眼远眺。林端:树林的边缘。见远山:看到远处的山。大是时人不争处:确实是那些世俗之人不屑一顾的地方。柴门虽设:即使有柴门,但也要经常关上,表示不轻易让人入内。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隐居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在北轩静坐,四周群山仿佛失去了雨水滋润,显得干涸枯萎,如同老人在岑寂中忧戚,因此诗人不禁感叹:“大是时人不争处”。

“茅茨聊复寄宽闲”写诗人以茅草为屋,过着清闲的生活,寄情山水。“纵目林端见远山”写他站在林端放眼望去,看到了远处的山峰。

“大是时人不争处,柴门虽设要常关。”写诗人认为正是那些人不屑争斗的地方,所以即使是柴门也要经常关上,表示他不会轻易让外人进入自己的领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