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忽自省,昔我今是非。
音声故如昨,齿长须满颐。
有人梦中言,子念无乃痴。
今犹昔人耳,昔人安在兹。
【注释】
杂兴十首:即《杂兴》十首。
中夜忽自省:半夜里忽然自省(反省)。
昔我今是非:从前的我和现在相比,有是非之分。
音声故如昨:过去的声音像昨天一样。
齿长须满颐:牙齿已经长得很长了,胡须也长满了下巴。
有人梦中言:有人梦见了我。
子念无乃痴:你这样想念我,是不是太痴情了?
今犹昔人耳:今天还是从前那些人在听我说。
昔人安在兹:他们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杂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和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中夜忽自省”,意为深夜里忽然自省(反省)。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在半夜里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过去的是非之辨。
次句“昔我今是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认为从前和现在有是非之分。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的反思和评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困惑。
第三句“音声故如昨”,意味着过去的声音像昨天一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声音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留恋和不舍。
第四句“齿长须满颐”,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这一句表明牙齿已经长得很长了,胡须也长满了下巴,反映了诗人岁月流逝、衰老的感慨。
第五句“有人梦中言”,意味着有人在梦中与我对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第六句“子念无乃痴”,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想念我的疑惑。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他人情感的不理解和不解,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感情的复杂和矛盾。
第七句“今犹昔人耳”,意味着今天还是从前那些人在听我说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人的怀念和回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无力。
最后一句“昔人安在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人的疑问。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人的追寻和追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人生的困惑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