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季将军,晚节河东守。
谁令一人誉,挥去坐使酒。
长卿起遐陬,落笔赋乌有。
要之乃雕篆,意不在黔首。
穷通付造物,世俗浪妍丑。
何必送五穷,呼奴结车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及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提示,分析出这首诗的内容、手法等,最后按要求作答。此诗是诗人对好友江再和的戏答。首联点明“季将军”和“河东守”这两个人物,为下文铺垫;第二联用典,以“季孟”代称“季将军”;“长卿”指司马相如,“遐陬”即边远的地方。“落笔赋乌有”意谓司马相如有才华却不得志,只能赋《子虚赋》来抒发胸中的郁愤。第三联指出“长卿”的才华不在政治方面,第四联表明自己与世俗的看法相反,认为富贵贫贱由命决定,而不应追求。尾联表示自己不羡慕那些趋炎附势、争名夺利的人。

【答案】

江再和(1096-1167),字仲谋,号龙图阁学士、梅溪老人、西涧先生等,北宋文学家,江西宜黄人。

译文:

当年你我都是季将军(韩愈),晚年都在河东当太守。谁让你一个人说好,你一挥笔就写文章歌颂他?司马相如同从远方来的宾客,落笔赋文就写出了《子虚赋》,但才华不被重用,只能在酒后吐真言。司马相如才高八斗,却得不到汉武帝的重用。韩愈自比司马相如,也怀才未遇,只好在酒后借赋《子虚赋》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却不得志,只能赋《子虚赋》来抒发胸中的郁愤。

赏析:

这是一首对友人江再和的赠答诗。全诗以“江再和”为中心,围绕其生活遭际,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时政的不满,表现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联点明“季将军”和“河东守”这两个人物,为下文铺垫。“晚节河东守”,暗示江再和此时已年老退休在家,而自己还在仕途上奔波。“谁令一人誉,挥去坐使酒。”两句是说,有人夸赞你,你挥一挥袖子,就把它甩掉了。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受到朝廷的重用,却常常被罢官,因此也就不去计较那些无谓的赞誉了。“长卿起遐陬”,指司马相如辞官隐居于成都。这里用“长卿”来比喻自己。“落笔赋乌有”,意思是司马相如虽然很有才华,但却没有得到重用,只能在酒醉之后写下一些虚无缥缈的文章。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却没有得到重用,只能借酒浇愁。

颔联用典。“要之乃雕篆,意不在黔首。”意思是说,司马相如的才华不在政治方面,而是在于书法艺术上。“黔首”是古代对百姓的称呼,这里指普通百姓。这两句是说,韩愈并不看重名利,只是喜欢书法艺术而已,并不把心思放在那些俗务上。“穷通付造物,世俗浪妍丑。”“穷通”是指命运的好坏,这里指人生的命运。“造化”指天意、天命。“浪妍丑”指世俗之人的庸俗见解,意为世人皆以为美的东西,自己并不一定觉得美。这两句是说,韩愈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不必去追求那些世俗之见。“何必送五穷?”是说韩愈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功名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呼奴结车柳。”意思是说韩愈不愿意像那些趋炎附势的人那样阿谀奉承。“五穷”指官场上的升迁和贬谪。

尾联表示自己不羡慕那些趋炎附势、争名夺利的人。“送五穷”就是这个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